400-1868166
轉自公眾號:能源研究俱樂部 作者:鄭徐光 王學辰 趙君陶
2019年,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。今年2月底國家統計局發布《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》顯示,初步核算,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,比上年增長6.1%。按照年平均匯率折算,我國GDP總量達到14.4萬億美元,穩居世界第二,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。我國GDP總量和人均水平都達到了一個新的歷史節點。
2019年,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平穩增長,消費結構持續優化,以4.5%的電力消費增速支撐國民經濟6.1%的增長。這一年,能源消費總量48.6億噸標準煤,比上年增長3.3%,增速與上年持平,電力消費增速比上年回落了4個百分點。電力裝機規突破20億千瓦,電力生產供應能力持續提升,電源結構進一步優化,供電服務質量穩步提升,但電源裝機、電網規模增長放緩。電力供需形勢延續總體平衡態勢。
2019年,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深入推進。全國平均供電煤耗、線損率、污染物排放水平均穩步下降,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比例進一步提升,隨著國內碳市場建設的深入推進,火電行業的碳管理壓力加大。
2019年,電力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。第二輪輸配電定價成本監審啟動,市場交易電量比重進一步提高,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范圍擴大,挖掘系統調峰潛力約6500萬千瓦,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全部進入結算試運行,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擴大并啟動第五批試點申報,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,降低社會用電成本近千億元。
展望2020年,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,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。當前,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加之新冠肺炎疫情沖擊,國內外經濟增長預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調,無疑會進一步降低用電增長預期,電力發展內外環境更加復雜。但綜合來看,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,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勢頭仍將持續。
一、全社會用電量平穩增長,電力消費結構持續優化
(一)
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4.5%,首次突破7萬億千瓦時
2019年,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平穩增長。根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(以下簡稱“中電聯”)數據,2019年,全國全社會用電量7.23萬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4.5%、增速同比降低約4個百分點,是2015年以來最低增速。三大產業以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需求增速降低、2018年高基數等因素,共同導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。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,初步核算,2019年能源消費總量48.6億噸標準煤,比上年增長3.3%。煤炭消費量增長1.0%,原油消費量增長6.8%,天然氣消費量增長8.6%。天然氣、水電、核電、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3.4%,上升1.3個百分點。
注:2019年數據來自于中電聯快報,其他來自中電聯歷年電力工業統計數據,增速系計算所得,如無特殊標注,下同
圖2 2018、2019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季度增速
2019年,各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5.5%、4.5%、3.4%和4.7%。通過對比可以看出,2019年每個季度增速均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。
(二)
第三產業和居民用電拉動作用明顯,電力消費結構繼續優化
2019年,各產業用電量穩步增長。分產業看,第一產業用電量780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4.5%;第二產業用電量49362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3.1%,其中,工業用電量48473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2.9%;第三產業用電量11863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9.5%;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0250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5.7%。
表1 2010~2019年分產業用電量(單位:億千瓦時)
2019年,三個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增速分別降低5.3、4.1、3.2、4.7個百分點。第二產業中四大高載能行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.0%,其中,建材行業用電量增速為5.3%,黑色行業用電量增速為4.5%,化工行業用電量與上年持平,有色行業用電量降低0.5%;高技術及裝備制造業、消費品制造業、其他制造業用電量增速相對平穩,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增長4.2%、2.2%、6.3%。第三產業中的信息傳輸/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、租賃和商務服務業、房地產業、批發和零售業、交通運輸/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實現快速增長,用電量增速均在10%以上。
近年來,第二產業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持續下降,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用電占比持續增加,且自2009年以來,第三產業用電增速持續高于居民生活用電增速。值得一提的是,2019年,第三產業和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分別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增長1.5和0.8個百分點,兩者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3.1%和17.9%,合計達到51.0%,其中,第三產業貢獻率比上年提高10.1個百分點。
二、全國發電裝機和發電量增速均放緩,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進一步提升
(一)
全國電力裝機增速放緩,裝機規模突破20億千瓦